9月,作为武汉第一条全线艺术化线路,武汉地铁3号线即将全面完工,24个站点将向广大市民展示前所未有的“地铁艺术”,武汉最美地铁线路也将诞生。尽管武汉地铁3号线从建设之初提出全线艺术化理念开始,它走过的每一步,都注定了这个艺术梦的实现,然而站在梦想成真的门口,却也不禁感叹这条艺术化之路的艰辛。
3号线艺术品项目真容初现
今年5月中旬,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招标范围包括武汉地铁3号线一期的全线车站的三角房、出入口的艺术化处理和全线艺术凳、艺术橱窗、八个特色站的站内艺术品、地面相关设施艺术造型的制作安装,可见从站点地面的风亭,到站厅层的出入口、壁画、橱窗等,再到站台层的三角房、艺术凳等车站地上、地下的各个部分都将被艺术化,若这一项目得以完美收官,3号线全线或将充满浓厚的艺术氛围,市民乘坐地铁时也将体会到置身于艺术场馆之感。这一项目相较于武汉地铁2号线、4号线试水部分特色站点艺术设计而言,无疑标志着武汉地铁在艺术设计领域发力的新开始,3号线冲破了地铁站点公共艺术品设计的界限,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打造一条艺术地铁。
面对这一机遇,文化艺术行业众多企事业单位争相寻求与武汉地铁集团的合作机会。湖北美术学院作为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聚集众多公共艺术专业人员,交由学院唯一的校办企业——湖北美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专班负责项目投标。经过方案深化、样品制作等过程,最终完成投标所需全部资料,并于6月4日上午赶赴开标现场,接受评标专家评审。



3号线公共艺术品投标小样
最终,文化公司在众多竞争者间脱颖而出,成为3号线公共艺术品项目的中标单位,这是继武汉地铁2号线、4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之后,文化公司承接的第四个武汉地铁公共艺术品项目,前期地铁项目的制作经验及完成效果为湖北美院及文化公司打造武汉最美地铁线路打下了基础。
众位公共艺术家出招方案深化
从3号线公共艺术品项目初始,文化公司组织专家组与设计组及加工单位用互动的方式反复讨论,仔细研究。


7月14日3号线深化设计方案专家评审现场

专家组讨论方案深化
项目实施期间,公司每周组织公共艺术家、设计者召开专家评审会议,让艺术家与设计者面对面交流,大师们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专业水平和艺术鉴赏力亲自传授给设计者,使设计者们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水平大幅度提高,各个艺术专业得以融会贯通。经过多次的评审和反复的修改,设计方案深化完成,方案的文化性、艺术性得到提升。


专家与设计人员交流互动



专家指导深化方案修改
精雕细琢的3号线艺术品
夏日正盛的七八月份,位于江夏区黄金园路上的雕塑制作厂里有一群汗流浃背、浑身泥土的人在工作,那是正在为武汉地铁3号线艺术品制作泥稿的工作人员。每件艺术品的成型需要经过小稿制作、泥塑造型或模型制作、翻模、外模修整、内模成型、成品制作等多项复杂的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地修改、调整、比对,直至制作出能完全再现设计图纸的艺术品。

赵家条站艺术墙小稿

体育中心南站艺术墙小稿
体育中心南站艺术墙模型

设计人员正在进行泥塑造型

泥稿修改

专家组查看3号线艺术品泥稿

泥稿翻模中

翻模完成
为了保证成品的艺术效果,文化公司在泥稿制作过程中特别邀请武汉地铁集团总经理周少东一行及湖北美院领导、专家组成员来到雕塑制作厂,对已完成的泥稿、样品提出修改建议,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修改,二七路站艺术墙石材、香港路站材料及工艺、标准站三角房及站名橱窗等项目都得以确定,3号线项目进度也大大加快。



武汉地铁集团总经理视察艺术品进展
3号线艺术品项目完工在即
武汉地铁3号线全线公共艺术品制作安装施工周期仅60天,在这些天里,需要再现设计方案的艺术理念,呈现完美的艺术效果,又要追赶时间的脚步,确保在工期到来之前完成施工任务,湖北美院和文化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加班加点,在成品制作完成后,3号线公共艺术品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施工安装阶段。
艺术墙龙骨安装完成

四新大道站风亭施工现场

三角房施工现场

设计者在施工现场检查艺术橱窗成品效果
预计9月底之前,3号线全线艺术品全面完工,届时体育中心南站《运动之光》、四新大道站《水景新韵》、王家墩中心站《璀璨星河》、香港路站《寻梦风华》、赵家条站《向往温暖》、二七路站《流金岁月》、市民之家站《风畅之家》、宏图大道站《百业宏图》等艺术品以及树立在出入口地面的形态各异的特色风亭将面向广大市民及外来游客,全方位地展示“大江大河大武汉”的城市魅力,彰显武汉悠长浓厚的城市文化底蕴。